武汉大学十分重视预防和打击招生诈骗
晏金柱说,武汉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高校,历来重视维护考生权益,学校在坚持公平、公正招生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打击招生诈骗,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校高度重视预防和打击招生诈骗的工作,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防止招生诈骗应急预案》。2006年6月,武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切实维护考生利益坚决打击招生诈骗——武汉大学就招生事宜致考生和家长的公开信》等一系列文章,并开辟了《反招生诈骗专栏》,连续在武汉大学主页和武大招生就业信息网(www.aoff.whu.edu.cn)上刊发有关招生诈骗的信息,及时提醒考生和家长防止上当。目前,专栏点击量达到五万余人次。很多考生和家长称赞武大招生就业信息网是“宝网”,不仅能及时了解武汉大学的各类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还可以学到很多招生方面的知识,抵御招生诈骗。
发现问题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及时通报。学校只要发现招生诈骗线索或案件,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有关信息公布于众,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尽可能避免考生上当受骗。此项工作成效显著,如2006年7月下旬,武大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有人假冒武汉大学财务部门名义向部分新生寄发《缴费通知》,让新生家长将学费、住宿费存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企图非法占有新生学杂费等钱款,武大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配合公安机关成功查获并阻止了这一起招生行骗案。由于处理果断及时,没有一名学生上当受骗。
2007年6月,武大在招生就业信息网上新开辟了《武汉大学2007年打击招生诈骗专栏》,刊发了《2007年已经发现的招生诈骗行为》等多篇文章。同时,武汉大学校园网主页也开辟了《警惕招生诈骗》专栏。学校还与公安部门紧密联系,积极配合破获了数起招生诈骗案件,抓获了一批招生诈骗分子。
招生诈骗的几个特点
晏金柱介绍,尽管招生诈骗手法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有其共性:
一、“低分高录”。招生骗子声称有能耐“通过关系和门道”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或自己理想的大学,享受与高分学生同等的“待遇”。
二、谋取钱财。招生骗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凡是将招生录取与收取钱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十有八九是诈骗。例如,今年8月4日,有家长反映,她小孩高考成绩较低,一个朋友声称可以帮他“活动”到武大,随即索取了“活动经费”1.8万元,现在再也找不到这个“朋友”了。
三、故作神秘。招生骗子声称掌握有“内部指标”、“小计划”,“有门道”,让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声张”,“只要一声张,肯定搞不成”等等,从而达到诈骗目的。例如,今年7月2日,湖北一考生家长向武大反映,他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有人告诉他,他手中有武大的“内部指标”,只要花10万元就可以保他孩子进武大读书。对方还神秘地告诉他,武大今年从教育部拿到了100个“内部指标”,这是“核心机密”,只掌握在个别人员的手里,这是“内部信息,不能去问”,云云,其目的是为了不使骗局曝光。
招生诈骗的几种常见手法
根据对近几年招生诈骗情况的分析,晏金柱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招生诈骗手法,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注意:
1、某种招生考试已经结束,招生骗子声称认识高校领导或者招生部门负责人,可以追加招生名额。
2、招生录取过程中,招生骗子声称认识大学的人,可以点招(戴帽招生)。
3、招生录取过程中,招生骗子声称大学还有少量预留的“内部指标”,交钱“通过关系”就可以“搞到内部指标”,录取进大学。
4、被录取的新生开始报到,招生骗子声称因有学生没来报到,可以补招、补录,顶替名额。
5、招生骗子声称可以让未被录取的学生进入大学跟读,正式录取手续以后补办理。
6、把网络教育、自考等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故意混同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
7、伪造高校的公函、印章、录取通知书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甚至出现了通过新技术手段假造、伪造录取数据等进行诈骗犯罪。
晏金柱强调,防范招生诈骗的总原则是:“分数够了,谁也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也没有用”。他一再提醒考生和家长,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政策性很强,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最后上当受骗。考生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所在省份招生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核查自己的录取信息。
另外,还要留心是否存在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的行为,考生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